作者: 來源: 時間:2023-09-04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指出,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能源新業態、搶占國際戰略新高地的重要領域。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并網裝機達1.01億千瓦。要在保障電力安全的前提下,消納占比迅速提高的風光發電量,亟須加強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這為儲能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
儲能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確定、未來想象空間加大且前景愈發清晰,吸引企業加速布局、資本踴躍加入。行業規模釋放為產業鏈相關企業帶來機遇,預計源網側儲能與工商業儲能板塊是今年投資的核心。
產業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新型儲能特性與傳統的儲能技術形成優勢互補,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行業熱度的提升推動產業資本加大投資力度,能源企業、社會資本等各種投資主體對新型儲能的投資熱情高漲,加快了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和落地進度。
據業內相關統計分析,2023年上半年,國內儲能產業鏈共有97家初創企業完成了融資,總金額近200億元,廣泛覆蓋了儲能系統集成、儲能變流器(PCS)、鋰電池和鈉電池電芯及關鍵原材料、電池回收等儲能產業鏈的各個主要環節。從融資輪次來看,超六成的項目處在天使/種子輪、Pre-A輪和A輪。已完成融資的企業,其所處階段大多趨向早期,特別是電池技術及其關鍵材料領域。隨著產業發展加速、產品開發和量產周期縮短,這種“投早投小”的投資策略在儲能領域已愈發明顯。中后期項目由于企業成熟度高、成長通道較為明確清晰,因而估值高、投資競爭較為激烈。與之相比,機構會選擇挖掘那些尚處于早期且估值相對合理的企業進行布局,在項目研發早期及時介入,等到項目量產或者得到市場檢驗后,企業的估值和投資回報往往會快速增長。
源網側儲能具備良好成長性
源網側儲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儲,考慮到國內新能源裝機增長、配儲比例與時長增加等因素,市場蓬勃發展,有望實現高速發展,其中獨立儲能以配儲需求為主,或將成為引領國內大儲裝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近期國內招標中標量持續增長,顯現行業的景氣趨勢。儲能商業模式因地制宜,重點區域獨立儲能理論上已具備經濟性,但在實踐中,市場對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疑問,未來獨立儲能商業模式在各地逐一落地,將進一步刺激裝機增速提升。2023年上半年實現儲能項目并網的開發商超65家,其中并網項目規模超200兆瓦時的開發商共31家。并網規模排名前十位的開發商全部為央國企。其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儲能項目并網規模遙遙領先,涉及了獨立式儲能、可再生能源儲能、用戶側儲能等多個領域,項目遍布山東、寧夏、湖南、新疆、內蒙古等9個地區。民企開發商也在2023年上半年大舉推進獨立式儲能項目的開發建設,實現獨立式儲能項目投運的企業包括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國內大儲市場機遇良好,重點環節參與者值得關注。其中,儲能電池和PCS是產業鏈價值最高的兩個環節,分別占系統成本的60%和15%;儲能安全環節、溫控和消防環節分別約占系統成本的2%~5%,板塊價值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具體而言,電池環節的國內企業競爭力強,有望充分受益于國內和全球大儲市場加速發展,隨著獨立儲能的逐步推廣,具備技術和產品性能優勢的企業有望獲得長足競爭力。PCS環節主要參與者為光伏逆變器廠商,憑借在自身賽道的多年積累,大部分廠商向下布局系統集成環節,在大儲集成賽道形成一定壁壘。目前,系統集成環節參與者眾多,包括專業集成商、大功率PCS廠商、老牌電力設備廠商等。其中,擁有項目經驗、PCS等核心部件自研能力的企業具備優良的競爭優勢。儲能溫控環節包括精密溫控、工業溫控和汽車溫控等企業,技術較為成熟。隨著儲能溫控需求增長,加上液冷方案滲透率提升,相關企業有望迎來新的業績增量。儲能消防環節涉及安全問題,在儲能系統中的價值量有望增加。新國標《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于2023年7月1日開始實施,有望推動Pack級保護的消防方案占比進一步提升。
工商業儲能最具商業投資價值
我國用戶側儲能市場容量巨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園區等數量眾多,加之酒店、商城、賓館等各色商業形態都有很大的儲能需求。在政策支持下,國內峰谷電價差拉大,成本持續下行疊加電力交易收益提升,推動工商業側的儲能需求釋放,工商業側儲能被視為最具商業投資價值的細分市場。在國內用戶側儲能市場上,參與企業眾多但競爭格局尚未完全打開。在戶用儲能賽道上,目前還有很多產品通過貼牌的形式流通上市??v觀國內,派能科技、比亞迪、華為三家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場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也有許多光伏企業陸續進軍戶用儲能領域,紛紛推出戶用儲能產品。在工商業儲能賽道上,各企業的競爭壁壘尚不明顯。除了一些頭部企業外,大到能源電力央企、小到園區企業都開始進軍工商業儲能市場。此外,還涌現出許多中游的集成商和地方企業。但2022年以來新進工商業儲能企業大部分還處于團隊組建、產品設計和品牌宣傳等階段,尚未真正將產品推入市場。
就企業競爭力而言,從設備成本構成方面來看,電芯占比最高。目前電芯市場已經形成格局,寧德時代、比亞迪、海辰儲能是第一梯隊。從系統的角度來看,除電芯以外的儲能系統的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將是儲能系統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從這個角度看,奇點能源、陽光電源等集成商將更具競爭力。整體而言,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各公司處于探索階段,未來新進企業可以通過融資、產品差異化開發、拓寬銷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形象等方式實現彎道超車。
需甄別優質儲能賽道和標的
儲能板塊是繼光伏、鋰電、海上風電之后,新能源中又一個具備投資潛力的板塊。在儲能商業化浪潮的推動下,資本撬動先進技術企業快速成長和產能擴張。在此過程中,儲能下游細分應用場景和產品路線多、上游產業鏈環節多、行業格局尚未固化等因素為初創企業快速切入細分領域并占領市場創造了條件。但進入儲能的企業越來越多,部分企業乘著儲能風口涌現,也可能在行業激烈競爭中迅速淘汰。投資者在參與儲能市場時應注重優質項目的選擇,同時關注技術創新和市場變化,以把握機遇并取得長期回報。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